LULU
纽约,你是个被宠坏的孩子,你冷血地对待着你的追求者们……
D小姐是出了名的慢脾气,感觉发脾气这件事儿挺难的,没有什么事情会坐下来谈不开的,就算最后实在谈不开,就谈不开吧,这个世界又不是什么都依着你,有时错误的坚持不及聪明的放弃。别人不开心了,D小姐不明白,不就是快递送错了地方吗,打几个电话就好了,东西终归是你的,又不会丢掉;别人又火大了,D小姐不明白,不就是在网上购物上了当买了一个用了两次就坏了的拖把,那就把它扔掉吧,去店家那里写个差评就把自己的气消掉吧。
可是,真的所有的事情都这样能想得开吗?生活里所有的事儿都是小事儿吗?D小姐总感觉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一直坚持下来,又来到了期盼已久的美利坚。虽然才离开了纽约不到两个月,但现在D小姐只要心里想一想纽约,想想高耸入云的灯火海洋,想想秋日黄昏铺满落叶的中央公园,想想那杯屋顶酒吧调制的Old Fashion,她都热血沸腾。她如此的爱纽约,但纽约,你是个被宠坏的孩子,你冷血地对待着你的追求者们。
D小姐位于曼哈顿中城区的公寓七月底到期,她想再续租一年,想在曼哈顿的Luxury Building再奢侈一年。她在暑期回国期间,所以在六月初离开时把公寓转租给了朋友三个月,并和楼下的公寓办公室谈好,续租合同和房租都在网上办理。临走的前一天,D小姐收到楼下公寓管理办公室的来信,说,续租可以,但要涨租近三百美金!于是她带着她自己做的明信片去“送礼”,并问办公室可不可以稍微减免一点加价,办公室的负责人说她可以和她的上司商量一下,毕竟D小姐平时表现挺好的。
六月D小姐去外地上课,课程很有意思,也很忙,每天晚上都疲惫地睡得很熟。她的闺蜜I小姐告诉D小姐,她要搬家了,要和男朋友一起搬到他们心仪已久的纽约艺术区,这比她之前自己租房还便宜多了,她真为I小姐开心。突然一天,D小姐接到公寓办公室的电话,说,租金不能少。。。她开始头疼了,但想再坚持一年吧,再只有一年她就毕业了。于是,D小姐不断地催促着续租合同,虽然她下了很大的决心接受了公寓提出的增加近三百美金租金的要求。
D小姐给公寓办公室发了至少五条邮件,都没有回复。她让室友去催,都没有什么结果,就这样拖了一个多月。前几天,近七月底,室友给D小姐转来一个截屏,公寓办公室给予的回复是,“房主不肯再给居住者续约,他们要把公寓从你那里收回,你不能再租下去了。” 你说收回就收回?D小姐的租约到七月末,你七月二十八日发邮件不让住了?D小姐的全部家当还在屋里,而她的机票到八月底才回纽约。
纽约,纽约,你说D小姐你还回去吗?她告诉我她在中国的这个月假期,简直幸福到不行,家人爱着,朋友宠着,做什么都顺风顺水,如果可以去上海或北京找个工作,平时一有空就回趟家,赖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早上不用准备早饭,在宽阔的大沙发上吹着空调吃西瓜,不管出了什么事都可以和亲人商量,周围永远有可以说话的人,除夕可以放鞭炮,冬至可以吃饺子。
想想回去纽约后就没有地方住了,D小姐心里就咯噔一下。幸好她有个好室友可以和公寓办公室谈谈多给点时间,再帮忙找找房子。可是,可是,D小姐和我说,“LULU,咱们为什么非要在纽约啊?又没人逼咱们。一个女孩,在纽约没亲人,没男朋友,有好多好多的事,都要自己去做,自己去承担。有时遇到了不公平,有时遇到了莫名其妙的苦恼,有时想找人帮忙搬个家都不知道去找谁。”我看着她,心疼得不得了,这仿佛也是我自己,可是在慌慌忙忙中,我都忘了,我都忘了这些不开心,这些要去面对的苦恼。
我们都在慌慌忙忙中坚强着。
我问她,“可是,你愿意回来吗?你知道的,回国后,你也会有烦恼,会有不同的苦恼。无论在哪里,其实都是一样的,并不一定你回来了,回到父母身边了,就会解决所有的问题,可能其他的问题会扑面而来。”
“况且,这么爱纽约的你,你愿意就这样狼狈的逃走吗?你甘心吗?”
D小姐笑了,用她独特的好脾气的微笑,“我不甘心。整个纽约有这么多的楼,你不让我住了,我还有千千万万其他的选择,我还可以探索我最爱的布鲁克林。不管怎样,我就要这样无赖地混下去。”我听着她的笑,看着她单纯的表情,这个看得开的傻姑娘。
在别人看来,留学生是一群可以走出国门的富二代,但你们没有看到他们满大街跑代购被商铺赶出来的样子;你们没有看到他们熬夜通宵赶作业,国外的课程比国内大学生要忙得多;你们没有看到名校毕业的他们抱着简历面试了上百个企业被拒之门外的失落。
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新闻,是洛杉矶的两名中国情侣留学生在一辆宝马三系里被人枪杀。原本是一件让人非常悲痛的事情,可是翻一下中国网络上网友们对这件事情的评价是什么样的呢?我和看到新闻的好友都痛心了,网上竟然很多人拍手叫好,说,杀的好!多杀一些贪官的孩子!
我无语了,他们怎么会这样想,怎么可以这样蔑视生命。谁说留学生都是贪官的孩子?就算是贪官的孩子,他们就要死吗?
我面前的D小姐刷着手机。“你在干嘛啊?”她给我看了一下她新下载的APP,“听说这个软件找房子更靠谱。”“LULU,咱一起搬到布鲁克林得了,还能省点钱。”